米乐m6是人都会犯错,企业也一样。企业一旦在环境保护方面出现了问题,受到了处罚,尽管问题已经整改了,但仍属失信行为,米乐m6会被有关部门记录在案。背上“污点”,企业在招投标、信贷等方面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或影响,不利于长期发展。
怎样让曾经犯错的企业走出困境,重新轻装上阵,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环保信用修复,就是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今年,苏州出台了《关于规范苏州市生态环境处罚信息信用公示和修复工作的通知》,推出“三书送达”制度,要求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对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将《环保信用失信记录告知书》和《信用修复指引》一并送至企业,主动告知其公示期限、失信等级及申请失信修复的政策和途径。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已有335家环境违法企业纠正失信行为、修复环保信用,进而轻装上阵,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环境执法监管部门与涉及污染排放的企业之间,不应是猫和老鼠的关系,而是一种目标一致的互相配合关系,但在现实中,一些企业还未能转变观念,认为生态环境部门与自己是对立的,两者是猫和老鼠的关系。这就导致企业和生态环境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各说各话、各做各事,没有形成治污合力。一方面,有些企业缺少环保专业技术人才,却又不愿接受生态环境部门指导;另一方面,米乐m6生态环境部门想帮扶,却又得不到企业的理解。怎样才能打破隔阂,形成政企治污合力?
近年来,苏州市生态环境部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包括企业环保信用修复、企业环保经理人上岗、推出助企增绿十四条、设立环保自检自纠管理平台,以及试点重点企业全过程环境管理规范化等,归结起来其目的都是通过优质、米乐m6高效的服务,激发企业履行治污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形成携手治污的工作合力。
生态环境部门如何与企业在依法经营和求得健康发展上存在最大公约数?需要各地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找答案:监管执法须严,服务企业要优,两者不可偏废。(苏报融媒评论员 王伟民)
苏ICP备12032443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57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518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